投身物探二十載,他屢挑重擔、奮楫前行。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地勘事業的執著追求與熱愛,他就是地礦集團物化探總隊公司物化探工程部經理張三敏。
張三敏,地礦集團首席工程師、物探高級工程師、注冊地球物理工程師,陜西省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理事,兼任物化探工程部黨支部書記、分會主席。他長期堅守地質勘查一線,先后承擔各類項目30余項,主持重大科研(生產)項目11項,發表論文12篇,取得軟件著作權3項,獲省部級獎項9個。
潛心鉆研業務 從"小白"到大咖
張三敏常年與大山為伴,從一名普通技術員逐漸成長為技術負責人、項目負責人,最終擔任物化探公司工程部經理、地礦集團物探首席工程師,他經歷了從行業小白到資深大咖的成長與蛻變。無論身處何種崗位,他都如同一顆螺絲釘般堅韌不拔。
自學校畢業,張三敏便遠赴青藏高原,來到青海省循化縣謝坑銅金礦,投身于物探勘查工作。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,他敢闖敢試,采用磁法、激電、測井等多種先進方法開展找礦工作,取得了明顯的找礦效果,為謝坑銅金礦的找礦突破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這次寶貴的實踐歷練,讓他對所學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也堅定了干出一番事業的理想抱負。
隨著鋁土礦資源消耗和需求的增加,尋找新的鋁土礦、擴大資源量成為當務之急。公司承擔的“北方鋁土礦找礦快速評價及遠景區預測”項目是中國鋁業的重點科研任務。張三敏作為項目的技術骨干,全程參與了野外工作,先后輾轉陜西蒲城、合陽以及河南澠池等地,開展地震、重力、瞬變電磁、激電等方法試驗及勘查示范等工作。同時,他還承擔了資料整理和圖件編制等大量室內工作,堪稱項目組里的“多面手”。這些經歷為他日后開展科研創新、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。通過深入研究,項目成功建立了一套適合我國北方鋁土礦找礦的有效、實用的物探工作方法體系,并在多個礦區推廣應用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。憑借出色的研究成果,該項目先后榮獲得陜西有色金屬集團科學技術獎三等獎、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、陜西省第三屆優秀地質成果獎二等獎、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。
2012—2014年,張三敏負責了“青海省澤庫縣薩卡拉卡地區某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物探專項”項目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他結合公司承擔的礦調項目高精度磁法測量工作實際,編寫出了一套實用的磁法野外數據整理程序,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,充分展現了他極強的技術創新創效能力。最終,該項目野外驗收獲評“優秀”,并獲得地礦集團原始資料展評“一等獎”,同年張三敏獲得陜西有色金屬集團“青年崗位能手”。
2018年,他參加了中國技能大賽?全國地勘行業物探職業技能競賽(陜西賽區),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、過硬的技術能力,榮獲競賽第5名。
大膽探索創新 業績成果豐碩
2020—2021年,張三敏負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“云南紅河地區寬頻大地電磁”項目。在項目實施期間,他帶領項目組成員在春節前后加班加點,克服工作區范圍大、點位分散、交通條件差、干擾類型復雜等諸多不利因素,最終歷時4個多月,在近6萬平方千米的工作區完成了211個測點的大地電磁數據采集任務,為研究紅河斷裂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據,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專家的高度評價。憑借這一項目的出色成果,張三敏在2021年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、陜西省企業“三新三小”創新競賽優秀成果一等獎。
2022年公司成功申報陜西省“三秦學者”創新團隊。張三敏作為團隊核心成員,他勇挑重擔,承擔了“陜西鳳縣龐家河—馬蹄溝金礦床深部地質結構及隱伏礦體綜合物探普查”項目技術攻關。他帶領團隊補齊了公司在重力方法上的技術短板,通過應用研究,增強了廣域電磁法在深部找礦的應用效果。此外,他還組織實施了“山區低空大比例尺航磁方法技術研究及應用”“低空大比例尺航磁在山區的應用效果分析”科研項目,填補了公司航磁方法技術空白,并培養了一支掌握該技術的人才隊伍。依托項目成果,申報軟件著作權2項。
傾心傳授技術 培養骨干團隊
擔任物化探工程部經理期間,張三敏多次深入野外一線檢查指導,嚴格執行三級質量檢查制度和6S精益管理。在他的帶領下,工程部的野外驗收項目被評為“優秀”30余次,成功樹立了西北有色物化探質量過硬的品牌形象。
在生產一線耕耘多年,張三敏深知團隊力量對于工作的重要性。在他擔任經理期間,物化探工程部先后榮獲地礦集團“先進集體”,陜西有色金屬集團職工創新勞動競賽“優勝班組”,地礦集團勞動競賽“先進集體”,連年榮獲物化探總隊公司“先進集體”稱號。
作為一名業務精湛的技術專家,張三敏始終毫無保留地將自身所學所獲傾囊相授給年輕職工。每當遇到重大技術難題時,他總是耐心指導,鼓勵年輕人發表自己的見解,并讓他們獨立完成成果驗收工作報告,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。在他的言傳身教下,一批年輕人逐漸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。
“不經一番寒徹骨,哪得梅花撲鼻香。”歷經各種高強度的磨礪,張三敏依然堅守著“我是一名黨員,我要把無悔的青春獻給我追求的物探事業”的理想初心,傳統的地質“三光榮”精神在他身上熠熠生輝。在前進的路上,他仍將一往無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