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嚴三實”蘊含著深刻的哲理,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“三嚴三實”的重大意義,具體體現在“三個結合”“三個契合”“三個融合”上。 用全面的觀點看,“三嚴三實”體現了“三個結合”。主觀和客觀的結合。“三嚴”針對主觀世界改造,要求黨員干部堅持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;“三實”針對客觀世界改造,要求黨員干部把握科學的方法論。內因和外因的結合。“三嚴”是內在要求,包含政治追求、組織原則、紀律要求;“三實”是行為約束,包含思想路線、工作方法、處世態度。做人和干事的結合。“三嚴”反映了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,要求堅持“嚴”字當頭,堅定理想信念;“三實”反映了黨員干部做事的行為準則,要求堅持“實”字筑底,創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。 用聯系的觀點看,“三嚴三實”體現了“三個契合”。契合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精華。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一直把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當作人生目標,“三嚴三實”以樸實無華的語言,契合了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精華。契合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用權為民,按規則、按制度行使權力。契合了作風建設的現實要求,即持之以恒改進作風,不斷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為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提供堅強保障。 用發展的觀點看,“三嚴三實”體現了“三個融合”。融合了從嚴治黨的寶貴經驗。從井岡山革命時期的“三大紀律、八項注意”,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整風,解放戰爭時期的“兩個務必”,一直到新時期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從某種意義上說,我黨90多年的歷史,就是一部從嚴治黨的歷史,“三嚴三實”是對從嚴治黨寶貴經驗的繼承和發揚。融合了作風建設的根本要義。“三嚴三實”要求,從價值追求、政治品格、做人準則方面進行作風建設,融合了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根本要義。融合了做官為政的基本準繩。做官先做人,為政先立德。“三嚴三實”要求,明確了做官為政的底線,為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開出了一劑“提神醒腦”的良方。 “三嚴三實”既強調價值觀的導向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,又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,體現了認識與實踐的統一。領導干部務必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,從嚴從實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,真正把“三嚴三實”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 嚴以修身,常懷“謹慎之心”。自劃“警戒線”,做到“慎初”,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、共產主義信念,走好第一步,把好第一關;自設“防火墻”,做到“慎獨”,做到八小時內外一個樣、人前人后一個樣、有沒有監督一個樣;自套“緊箍咒”,做到“慎微”,正確看待小與大的辯證關系,從小事小節中涵養大境界。 嚴以用權,常懷“公仆之心”。掌權不迷失,用之為民,把執政為民的理念牢記心中,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;用權不逾矩,行之有規,牢固樹立法治思維,在法治框架內辦事;有權盡好職,履之有責,做到在其位,謀其政,有其職,履好責。 嚴以律己,常懷“敬畏之心”。堅守法律紅線,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、作決策、辦事情;堅守紀律底線,無條件遵守黨的各項紀律和規矩,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;堅守道德防線,珍重自己的人格和聲譽,守好內心的一片凈土。 謀事要實,常懷“求是之心”。謀事要實,首在心實,端正心態,樹立正確的事業觀、政績觀和全局觀。謀事要實,貴在情實,摸透實情,提升謀事的質量。謀事要實,重在落實,腳踏實地,做到決策符合實際情況、符合客觀規律、符合科學精神。 創業要實,常懷“擔當之心”。敢于擔當,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,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,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。善于擔當,加強學習修養,注重實踐鍛煉,增強擔當的本領。勤于擔當,堅持“實”字當頭、“干”字為先,在實干中解決問題,在實干中創造業績。 做人要實,常懷“赤誠之心”。做一個忠誠的人,絕對忠于黨、忠于祖國、忠于人民的事業,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;做一個老實人,說老實話,辦老實事;做一個公道正派人,堅持按規矩、政策、程序辦事。
|